襄阳公务员考试

礼仪教育须脱离“泛行政化”思维

2021-01-07 10:31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襄阳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未知

【标题分析:本文的标题依然是我们之前提过的,在申论写作中使用较多的“方式+目的”式的开头, XXX 须做到 XXX,虽然没有很多文采,但是能够让人一眼看到你的文章观点和态度,也是在阅卷中比较清 晰的标题形式,希望大家能够学会使用】 学生每天上课前要向老师鞠躬行礼,弯腰 90 度,停 10 秒以上,老师回礼弯腰不得小于 45 度;每周家庭作业,学生必须向父母长辈鞠躬说声“您辛苦了”,为老人洗脚一次不得少于 3 分钟……近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尚书中学因为这项特殊的礼仪校规“火”了。有 的网友说是在发扬尊师孝亲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搞形式主义,各方声音交织, 争议不断。【开头用新闻热点争议引出主题,在申论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在开头用事例的形式开篇,但是 方法虽可借鉴,仍建议大家在申论考试中,开头还是要尽快入题、明确表明观点。对于这篇文章而言,从 标题和整篇文章的结构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尚书中学的礼仪教育还是持理性批判态度的,那么,如果改 为申论,我们就可以在开头点明:礼仪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本无可厚非,但若礼仪教育过于行政化了,就 会背离本真,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不知礼,无以立”,振兴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正当时。【注:原文是没有这一段首句的,为了 方便大家理解,同时熟悉申论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分论点的表述,供大家在仿写时 评时参考,下同。】在传统儒家文化中,“礼”是其构建秩序、教化万方的根本,“不知礼,无以 立”,也是整套儒家思想体系的价值基座。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 而礼仪教育正是“八礼四仪”的精神核心,地位突出。所以,在大力振兴传统文化的当下,河 北这所中学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实施师生相敬、亲子互爱的礼仪教育,且当地反响不错,理应点 赞。【分论点一:正面论证,分析礼仪教育的意义。这一段说理是不是可以联想到 2016 年国考副省级的申 论的大作文?那篇文章正是让我们围绕“不学礼,无以立”展开论述,我们要先解释下“礼”的内涵和作 用,然后结合实际、实例来进行论证分析。】 “机械”学礼,恐有作秀之嫌。该校是以行政推动的方式,将本应自发自愿的礼仪行为与 考核的操行等第挂钩。精确的量化要求,限时段、限场合、限形式的“受限管理”将礼仪教育 人为地套上“非此即彼”的框框。可以说,由于对“礼”的理解相对机械,学校便可能在评价、 判断中出现偏差。是不是一个人时时处处讲究仪容仪貌,待人接物滴水不漏,那就是教育好了 呢?中西方无数的格言和教训,都在说着同一件事:如果只看重表面的所谓“礼”,事情常常 会走向反面。【分论点二:分析该校礼仪教育的不妥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作者 写的很具体,包括哪里存在问题,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等等,都进行了细节性的论证。我们在写申论的 时候,也最好能让自己的论证落地、落细,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在论证的最后,还用一个反问 引出了小结,再次拉回到主题上。】学校要不要推行礼仪教育?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在价值观上,学校首先自己需摆正。对 我们每个人来说,一些重要的东西往往是不可量化的,甚至是不可以描述的,譬如孟子说的“四 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怜悯之心、辞让之心】。如果一定要物态的量化,或是硬性考核,那人 们会自然地进入到某种“议价程序”中,比如施一个“鞠躬”,可以得到什么回报;洗一次脚, 可以获得几分,如此等等。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当学生从发自内心地尊敬、爱戴师长, 变成一种“指标行为”或“规定动作”,那时间久了,可能会背离初衷,成为事实上的动机转 移。【分论点三:这一段与上一段的论证形成递进关系,从学校的角度继续分析量化礼仪教育的弊端。申论 文章的分论点一般有两种逻辑关系,一是并列式的逻辑关系,二是递进式的逻辑关系。在以分析为主的文 章中,分论点多采用递进式的逻辑,能让说理层层递进,加强论证力度。】 可以说,施加礼仪教育本是要塑造学生的德行,使他们将来能从容适应于家庭、社会、国 家的既有秩序,并为之完善而贡献己力;但学校的“指标化生存”可能会早早地教会他们功利 算计,或麻木僵硬,例行公事;或戴上各种面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的“礼”就 真的背离本来的意义了。【分论点四:从对学生的影响角度,继续分析量化礼仪教育可能会对学生成长 带来的危害。这已经是作者论证礼仪教育行政化弊端的第三个分论点了,但分析论证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所以读起来也毫无重复感。而我们有些同学自己在写申论的时候,总会在一个点上“转圈”论证,导致逻 辑混乱,可以向这篇文章学习,挖掘事件对不同主体的影响,从不同维度去思考影响,避免分论点之间的 重复。】 好的教育应当指向学生内心,教育形式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真正的礼仪教育,还需从学 生的内心感化与心灵洗礼上下工夫,不能仅靠生硬地使用行政强力这一传统思维,而要既看“行 动”,更看“心动”。只有把“表”“里”结合起来,让“可量化”和“不可量化”有机融合, 选择更为开放、自由、大度的考核和评定方式,才会推动礼仪教育走得更稳健、更久远。【结 尾:作为结论,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学校礼仪教育的应有之义,这种对策型的结尾,我们在申论写作中也 可以借鉴,尤其是当文章的分论点是以分析为主的时候,用对策对全文进行收尾,既能让道理具体化,也 能够证明我们所论证的观点是有可操作性的。】

    (编辑:保康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