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8 14:52 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襄阳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以下国考招考信息信息:国家公务员备考 :专家解读“中国依法治国升级版方案”(二),更多关于2015国考笔试成绩,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招考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
面试名单:2025国考面试名单下载
面试礼包:国面状元及第礼包
热点解读:
五大基石构筑国家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会议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只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只有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才能实现良法善治,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基本制度依循。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的核心问题。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得不到实施,形同虚设。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对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至为关键。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离不开对法律实施的强力监督。只有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才能防止腐败,纠正以言代法、恃权凌法、徇私枉法之风,才能防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之风,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之风,社会主义法治才会有权威性,才会有生命力。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是宪法法律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只有保障体系科学、机制健全、资源充分,才能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宪法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提供基础。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既是适应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作为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加强党内法规规范化、体系化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方式与保障。(人民日报/记者 王比学采访整理)
作决策要终身担责
全会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虽然我国法律条文不断完善,但仍有老百姓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情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这主要在于执法和决策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关键是如何严格执法、科学决策。
他认为,全会提出依法决策五个程序,还有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有助于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树立法治思维。而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可以有力地规范行政决策行为。(人民日报/记者 刘先云)
法治建设成效纳入领导干部考核
公报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表示,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反映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即法治也是生产力。过去我们都把GDP引多少外资等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指标,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和社会要发展,没有良好的环境和制度条件也不行,所以法治实际上也能够促效益,它是一个长久的、可持续的效益。从这个角度讲,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考核,实际上意味着法治也是生产力,但它是一种软实力。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对记者表示,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将法治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是为我国现行干部考核指标中缺乏法制考核补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表示,中央文件提出把法治建设纳入考核指标非常有导向意义,有了这样硬性的指标,地方领导干部就不能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必须重视法治建设,重视公平正义。这是落实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方式,说明未来法治建设在领导干部的考评中将处于重要的地位。而对各级公务员来说,法治建设好不好,是不是依法办事,也将是晋升任免的重要指标。(综合新华社 人民日报)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
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目前地方法院的设置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容易受到行政干扰。河南省高院原院长李道民曾指出,一些地方以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名,对部分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对具体案件作出指示、批示,干预法院独立审判。此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司法机关业务量差距较大,“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分析,最高法院巡回法庭不受地域、级别限制,不以特定管辖区域作为审理案件的范围,而是代表最高法院巡回到全国各地,流动性很强,直接受理原来由各省高院审理的二审案件,因为与地方无瓜葛,可解决跨省区案件的地方保护问题。
目前不少基层法院已在偏远农村等地区设立巡回法庭,作为法院的派出机构,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和这些基层法院的巡回法庭有何不同?陈卫东表示,这确实容易引起误会,虽然名字相同,但二者是两回事儿,地方巡回法庭是指基层法院在辖区内,为方便群众诉讼而派出法庭,到各个乡镇巡回审理,设立的出发点完全不同。
对于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如何设立,陈卫东认为不应“定死”,数量、地点都可机动灵活,比如可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六大行政区域分别设立,但具体到某个行政区域是设一个还是两个,当根据需要。(综合新华社报道)
环境污染检察院可起诉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认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院、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司法机构,也是这次公报的一大亮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提出,要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而这次新的举措可以进一步推动审判权和执法权相分离。
“我们现在司法区域和行政区域是重叠的,这样法院在行使职权时容易受制于地方政府。”王振民说。
对于检察机关要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王振民分析认为,以前不少涉及群体利益的事情找不到合适的诉讼主体。比如河流污染,谁代表老百姓去打官司,老百姓一个人打官司没有能力精力,而且因为涉及很多企业、很多个人,案件非常复杂,个人起诉不一定会得到受理。现在明确检察机关要代表受害者去起诉排污的工厂、企业,这样可以让司法摆脱其他约束,检察机关真正行使职权。(人民日报/记者 刘先云)
干部带头守法 铸造专业队伍
公报提出,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依法治国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守法,关键是要把带头依法办事的好干部选拔出来。”河北晋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寒告诉记者,在处理矛盾纠纷时,一些干部一味考虑如何“搞定”和“摆平”,暴露出这些领导干部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方面的明显缺失。四中全会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
“真正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落到实处,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其中,铸造一支作风过硬的政法干部队伍是关键。”贵州省望谟县县委书记余越前认为,“这支队伍应该是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廉洁奉公、敢于担当的队伍”。
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认为,这实际上反映了对法律职业化的更高要求。法律职业化的问题实际上提了很久,这次公报提出,要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特别是提出要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选择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在这一点上与法治国家、法律职业化的制度趋向一致。(综合人民日报 新华网)
法治精神培育很紧迫
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治精神的培育十分重要和紧迫。”张志明说,培育人们的法治精神、社会的法治文化,通俗一点说就是不能钻漏洞,如果人们老是搞潜规则,老是以钻漏洞为荣,那么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就很难建立。
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老百姓的自律。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张志明举例说,他1999年去德国看到一个现象,一个小道上红绿灯坏了,司机们都把车就停下来。大家都等着,10分钟之后车停了一长排。
王振民认为,目前一些领导干部还习惯于用非法治的方式解决问题。现在需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训练。“树立法治意识,就是遇到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看一看,任何事情只要是违法的,不管做成什么效果,都是不可行的。”王振民说。(人民日报/记者 刘先云)
襄阳人事考试网|襄阳党建网|襄阳公务员培训|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襄阳华图官网:http://xiangyang.huatu.com/ |
![]() |
||||
公考咨询电话 | 0710-3512719 | 襄阳华图微信号 | xyht0710 | ||
襄阳公考交流QQ群 | 79804205 | 襄阳事业单位QQ群 | 237143513 | 襄阳华图微博 |
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