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公务员考试

睫在眼前应常见

2021-01-07 11:49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襄阳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未知

【标题分析:将俗语“睫在眼前常不见”反其道而言之,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拟题目的方法,运用的 好会很新颖】 《韩非子·喻老》中说:“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杜牧亦有诗 言:“睫在眼前犹不见。”这两句话都揭示出这样一个悖论:近在眼前的事,本应很容易看见, 往往反而被忽略漠视了。 【1、开篇用古语引题,然后加以解释,与主题联系起来,是常用的开篇方式,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同时,段中抛出了一个词,“悖论”,更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往下阅读。 2、两句古语,不解释,直接积累。】 这样的情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并不鲜见。比如,有的同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关 心的都是时政大事,对身边群众的柴米油盐却一问三不知;有的干部热衷于追求“诗与远方”, 热心于“翻番”“跨越”之类的显绩,却看不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杂草生长;还有的对他 人“马列主义”,对自己“马虎主义”,对别人的错误洞隐烛微,对自己的缺点却视若不见。 【用一个承接句,把主题跟现实联系在一起,逻辑上很顺畅。但小编强调的不仅如此。我们在大作文 中经常会谈及当今存在的问题,“平铺直叙”是大家都会用的写法,但可读性也是最低的,平平沓沓,如白 开水一般。我们要学习的,正是本段这种“句式变换、表达多样”的写法,可以用成语,可以用俗语、可 以用历史典故,只要肚里有货,你可以随手拈来。比如本段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与“柴米油盐一问三 不知”的对应;“诗和远方”与“一亩三分地长杂草”的对应,“马列主义”与“马虎主义”的对应,“洞隐 烛微”与“视若不见”的对应。 再有,在 2017 年浙江申论大作文“引擎”中,很多同学要描述当下消费存在的诸多问题(居民收入不 够高、民生保障力度不够导致居民不敢花钱等等),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自己写的和批改老师写的,该采用哪 一种写法一目了然。 一般写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发展速度,居民人均收入有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 了很大改善。但由于通货膨胀速度过快等原因,居民收入增速却跑不过飞奔的物价,时时会感到囊中羞涩。 批改老师修改后:低收入群体不是不想多消费,而是不敢,不能,温饱问题尚且刚刚解决,教育、医 疗成本不断攀升,在这种情况下谈提高消费水平问题,无异于晋惠帝对饥荒的百姓说“何不食肉糜”。】 近在眼前的东西不重要吗?以睫毛来说,一个人明眸善睐,同样有睫毛的一份功劳。双眼 离开了睫毛,谁来为“心灵的窗户”阻挡灰尘?被忽略的事物,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古人说:“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很经典也很常见的一句古语,值得积累】 睫在眼前犹不见,警示我们不要好高骛远,光看到远方却忘记了身旁,光擘画宏图却忽视了细 节。【第一层阐述,联系现实解释其基本意思】不识民间疾苦,时事形势懂得再多,也不过是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不能脚踏实地,提出的目标再好,发展的步伐也难以跟上;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不足,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难免会在前进的路上跌跟头。【第二层阐述,通过列举不同的情况进一 步分析主题】 【1、本段最后一句话是很棒的说理句式,“不 XXX,即使***,也不过是/也难以/难免会@@@”如果 契合主题,情况列举得当,构成排比,则是很有气势的说理句子,能为论证增色不少。 2、本段从反面论证“忽视眼前之睫”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所谓“行者必先近而后远”,立足当前才能把握未来,筑牢根基才能行稳致远。这是辩证 法,也是方法论。一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个人偏好盖过了科学认知,要求他人替代了管好自 己,不仅闹出本末倒置的笑话,工作付出也常常是白张罗、空忙活。看清眼前之睫,牵准牛鼻 子,抓住扼要处,我们才能像古人所说的,“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 【1、段中引用到的古语需要积累,此外这个划线句子在解释论点的同时,又引入了另外一句古语,使 文章内容格外充实。 2、本段从正面强调“重视眼前之睫”的重要性。】 睫在眼前犹不见,也与自我认知能力有限、听不到批评声音有很大关系。【解释原因】人无 完人,总有一些自己发现不了的短板和硬伤。这就需要绷紧意识之弦紧盯不放,自己的笤帚清 扫不到的地方,不妨借助外力来清洁。对领导干部而言,常做换位思考,常怀“衙斋卧听萧萧 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的诗,用来表述忧民情怀很恰当】的忧民情怀,自然不难克服脱离群 众的弊病。常以党章党纪对镜自照,常听听批评的声音,便能消弭许多犯糊涂的风险。【都是表 述“摆脱”,但用了不同的表达方法,文章的文采,就是这么体现出来的】 【本段旨在说明“如何能细致的发现近处/睫前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站起来看不见蚂 蚁,一蹲下又到处都是蚂蚁。【强调实践、深入基层的重要意义】实践告诉我们,想得到较为全面 的结果,就必须综合各种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观察事物。由此而言,洞悉事理离不开三副眼镜: 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用来看远,把握大势运筹帷幄;放大镜用来看细,俯察周遭 埋头看路;显微镜用来看透,洞悉人性通达事理。用好这三副眼镜,我们就可以“眼大心雄知 所以”,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作者用了三种“镜”形象生动的表达论 点,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学习】 看见眼睛能看见的地方靠视力,看见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靠的是智慧和眼光。看清眼前之 睫,意味着看清长远和当下、表象和根本、自我和外在,对为人处世、为政做事定会大有裨益。 【说理性结尾,再次强调主题】

    (编辑:保康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