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19:41 湖北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热点概况 日前,有不少网友反映遇见了“怪现象”:同样的商品或者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这种现象在互联网行业被称为大数据精准“杀熟”。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发现,近期,包括滴滴出行、携程等多家电商平台均被曝疑似存在“杀熟”情况,涵盖在线差旅、在线票务、网络购物、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新老用户不同价,越熟越坑你,”大数据杀熟”绝非危言耸听。对此,有人认为,“大数据杀熟”的背后是商家的精准营销手段。有的涉事企业则辩称,用户进入预估价界面的时机不同,预估价也不同。但无论企业如何“诡辩”,“大数据杀熟”仍是不争事实。 主流观点 @腾讯网:“大数据杀熟”是“挖东墙补西墙”的过程,把老用户身上额外多收的费用补贴给新用户,同时来支付平台运营成本。“杀熟”的价格变动幅度一般在10%以内,再多就算是耍流氓了。 @网易新闻:大数据对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开始了“杀熟”。并非大数据有问题,而是操纵大数据的人有了问题。那么,既然无法改变大数据杀熟的设计,就应该想办法避免被“大数据杀熟”。 @环球网:在互联网平台数据接入政府监管问题上,实现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监管模式是有必要的。比如管理部门就明确让网约车平台上传完整数据,对经营不合规或没有资质的网约车辆进行清退,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数据都理应全部接入监管。所以对于“用户画像”和涉及具体经营中的数据,平台也会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接入和分享。 深度分析 (一)原因: 1.对于会员与非会员的权益部分,平台并没有从违约责任层面对自身的责任进行限定。 2.用户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杀熟”得以顺利成为平台经济的一种隐性的商业模式。 3.迄今为止,尽管涉及“大数据杀熟”现象,《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仍缺乏相当详细的法律定性和惩罚标准。 (二)危害: 1.“大数据杀熟”违背了定价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交易原则,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2.“大数据杀熟”对消费者的侵犯还体现在诸如知情权,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等基本权利上。 (三)本质:本质上就是消费歧视。 对于电商商家来说,通常会有一部分回头客,也就是老客户。老客户意味着忠诚度高、客源稳定等。电商的商家会通过一些活动来回馈老客户,一是为了稳定这部分客源,另一部分是为了让老客户拉来新客户。 但是在大数据的年代,老客户反而成了冤大头。当平台通过搜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交易行为、交易数据后,通过一定的关联性来判断用户的消费潜力,在根据不同潜力的客户在价格与服务上区别对待,这就是我们说的“大数据杀熟”。 面试模拟 日前,有不少网友反映遇见了“怪现象”:同样的商品或者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这种现象在互联网行业被称为大数据精准“杀熟”。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所谓“大数据杀熟”,就是多数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溢价”了,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平台非但不照顾老顾客,反而认为老顾客好忽悠,在系统里将其等同于“对价格不敏感的人”,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倒宰老顾客一刀。这样的行为违背了商家诚信经营的原则,其产生的危害不容小觑: 一方面,“大数据杀熟”违背了定价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交易原则,不仅如此,“大数据杀熟”还存在过度获取、搜集用户隐私信息的问题。这些都涉嫌消费欺诈,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另一方面,“大数据杀熟”对消费者的侵犯还体现在诸如知情权,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等基本权利上。其中,消费者知情权是几乎所有其他权利的基础,“大数据杀熟”是在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的前提下建立的。 在我看来,大数据杀熟现象愈演愈烈,并且屡禁不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对于会员与非会员的权益部分,平台并没有从违约责任层面对自身的责任进行限定,因此这样一来,“大数据杀熟”就更多只能归咎到商业道德层面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商户和平台的违法成本。 其二,用户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杀熟”得以顺利成为平台经济的一种隐性的商业模式。从消费者心理来讲,作为老顾客,“熟”即“用户黏性”,得到更多优惠和服务才是心理预期,没想到却成为挨宰的羔羊。尤其是很多消费者因为并不了解平台实际的运营过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也不会知道自己和新用户之间存在价格上的差异。 其三,迄今为止,尽管涉及大数据杀熟现象,《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仍缺乏相当详细的法律定性和惩罚标准。 大数据杀熟,已在舆论场中引发轩然大波,坊间达成的共识是应该追究相关机构的责任,也有人呼吁涉事企业应该给个说法。但在我看来,如何从根本上刹住这股歪风更重要。为此,我个人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监管部门应该迅速介入。“大数据杀熟”已经发酵多日,在发酵前存续已久,广大用户遭受了种种看不见的损失。目前,用户在质疑,涉事企业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保持沉默,我们的监管部门该出手了,一方面应该公平调查,不偏不倚,完整起底真相;另一方面一旦发现问题确凿无疑,就应该严肃查处,以儆效尤,以最大程度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第二,完善监管方式,并推动形成相应的制度建设。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适用价格歧视的法律主要有《价格法》和《反垄断法》。但是这两部法律的制订与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商业还不十分匹配。显然,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有理由拿出新举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以问题为导向,制度建设更健全,相关乱象的生存空间就越低。 第三,还要打破“算法黑箱”,推动算法技术有序发展。消费者必须要有算法知情权,要求告知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公示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等 最后,要真正监管大数据杀熟,文旅部、消保委等部门可以组织志愿者进行体验式抽查,让相关规定从震慑作用落地为真实的处罚案例,帮助消费者维权,让平台起“杀”心之时就心存忌惮。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