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 14:10 湖北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热点概况 日前,国家卫健委明确强调,核酸检测的重点应该放在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有疫情的地区;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一些地方取消了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或取消查验核酸证明:包括山东德州、江苏通州湾示范区、安徽宣城绩溪县、广东惠州等地,均宣布暂停常态化核酸检测,或是取消电影院、车站等公共场所的核酸检测结果查验。 主流观点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重点应该放在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有疫情的地区。 凤凰网: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松绑一些有过度之嫌的防疫措施,乐观来看,我们也可以将它理解为是一种新的防疫共识的探索、凝聚过程。这种共识,包括但不限于:是否采取常态化核酸检测以及其他防疫措施,应该充分基于本地的防控形势和风险,而不该冒然加码升级和扩大化实施;必须建立动态化、高效化的防疫政策调整优化机制,杜绝防疫措施“升级容易放松难”的弊端;防疫措施的选择,必须引入成本考量,平衡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避免走极端。 新京报:北京就将公共场所核酸阴性证明调整为72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显然就是“为了尽量减少疫情防控措施给市民带来的负担,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产生的影响”。可见,疫情防控大方向是明确的,就是要使措施尽可能地有效、科学,降低对社会的影响。 因此,各地要在防控措施上不断升级完善,达成新的共识。比如“无疫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是常态”“优化核酸采样圈,提供最大化便利”等,这些要逐渐形成主流的防控思路,并落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深度分析 (一)背景本质: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地方大多都是三四线城市,所在省也基本没有本土疫情,都属于典型的低风险地区。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不再“一刀切”查验核酸证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不过置于当前核酸检测在很多地方被常态化执行的大背景下,这一决定也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它们所显示出的实事求是的防疫姿态,也被外界赋予了对防疫政策更优化的期待。 (二)关注点一:各地区具体政策 1.江西省不久前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措施调整的紧急通知》,提出低风险地区和无本土疫情的县(市、区)之间人员(含各类学生)可以自由有序流动,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实行核酸落地检,不得赋“灰码”“黄码”,不得实行隔离管控,只需落实扫码、测温常态化防控措施。 2.差不多同时,江苏省也宣布,对于低风险地区的客、货车辆和人员,全省各地已全面取消防疫通行限制,高速公路出口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予以快速放行。 (三)关注点二: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内部因素 1.在全国整体防控形势趋稳下,疫情带来的风险的确降低了。事实上,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县城,原本就处于“零确诊”状态,风险一直就不是很高。这些地方启动常态化核酸检测,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在一开始就遭遇了不少质疑。而眼下全国防控形势趋于缓和,这种“严阵以待”的预防架势,自然不该再继续下去。 2.成本考量。 这分为两部分。 其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直接成本。之前媒体就计算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成本,对很多地方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一些经济实力本身就不强的“小地方”,要支持常态化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可谓是难以承受之重。再加之,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进一步使得各地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成本压力。所以,越来越多的地方根据防控形势的变化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也是地方财政的自我减负和解压。 其二,常态化核酸检测与查验,对本地经济的影响。比如,这次宣布放松的地方里面,就有安徽黄山景区。该景区宣布,鉴于景区目前全域为低风险,原定每周一、周二开展的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取消。而据黄山旅游2022年一季度财报指出,一季度黄山景区累计接待进山人数为20.51万人,同比降幅达34.88%。于此严峻形势下,取消过度的防疫措施,营造更健康的旅游消费环境,就更显必要了。 (四)关注点三: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外部因素 近期,国家层面释放了一系列对于过度防控和一刀切防控说不的信号。比如,河北张家口,安徽合肥、安庆,陕西商洛的部分高速口防疫检查点,因为过度管控被国务院警示通报。这也是首次有地方因疫情防控通行过度管控等问题被警示通报,其中所释放的纠偏意味,值得各方细品。 无论是国务院对过度防控的警示通报,还是国家卫健委重申低风险地区常态化核酸检测不该成为常态,都意味着防疫不是“越狠越正确”,搞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有违国家要求,也难得民心。 面试模拟 近日,全国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一些没有本土疫情的地区取消了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或取消查验核酸证明。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国家卫健委此前曾强调,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现如今,全国大多数地区疫情管控趋于平稳,在这一背景下,无本土病例地区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是民心所向,我个人为其点赞。 低风险地区取消常态化检测可以说是迫在眉睫,且在这一阶段能够发挥出许多正面效果: 第一,能消除民众的质疑。一些三四线城市、县城疫情风险一直不高,若持续开展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很可能会遭到群众的质疑;第二,缓解基层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落实需要靠一线的医护人员和街道办工作人员去督促落实,持续检测会大大增加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心理负担。第三,减轻成本压力。一方面,对很多城市来说,常态化核酸检测直接产生的成本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且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这给地方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另一方面,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的运行会影响到本地经济的发展,如抑制消费活力、降低文旅收入等。第四,可以对过度防控行为进行纠偏。近日,在河北张家口,安徽合肥等地的部分高速口防疫检查点,因为过度管控被国务院警示通报。这其中所释放的纠偏意味,需要引起地方警醒。 其实,不管是实施还是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其目的都是为了有效、科学地降低疫情对社会的影响。针对多地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这一现象,我个人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做好精准和科学防控。地方要结合各地的疫情状况,出台更加细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因地制宜控制疫情。通过大数据检测,实时调整防疫政策,最大化降低防疫对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 第二,加强宣传。卫健委和新闻媒体要在官微、官博上宣传科学性地做好动态管理,具体宣传内容可以包括,“无疫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是常态”“优化核酸采样圈,提供最大化便利”等,让这些内容在地方形成主流的防控思路,并落到实际的工作中去。避免地方持续出现防疫“一刀切”“层层加码”的情况。 综上所述,低风险地区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相当于“打了个样”,这些地方在舒缓管控措施上做出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努力平衡好疫情防控和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