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破解模态命题

2017-08-14 18:34 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订阅
湖北华图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教师招聘信息

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以下国考备考技巧信息: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破解模态命题,更多关于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破解模态命题,国家公务员备考技巧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hbicon面试名单2025国考面试名单下载 hbicon面试礼包国面状元及第礼包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破解模态命题。更多的事业单位,医疗招聘,农商行招聘,湖北省公务 员招考辅导尽在襄阳华图:xiangyang.huatu.com,咨询电话:0710—3512719、3355312,详细考试信息及资料可以加入襄阳市公考QQ交流群: 254024602 ,更多湖北招考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htluoshen

  一般来说,模态命题在考试中出现的概率比较低,正因为如此,很多学员在备考时就直接忽略了这一部分知识,而如果在考场上突然遇到这样的试题,又往往会因为从没学习过而大呼太难,其实,要破解模态命题并不难。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要理解模态命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命题。命题就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所做的判断。例如:

  特朗普是现任美国总统。

  当命题更加复杂的时候,还要对断定的强度做一个说明,即模态。模态也分三种:必然、可能和现实。如:

  可能所有中国人都是很没道德的。

  可能中国人是很没道德的。

  必然有些中国人不是很没道德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模态命题简单理解为就是在剧中包含了“必然”和“可能”的一类命题。

  二、模态命题的考法

  模态命题可以考的很简单,也可以考的很复杂,目前比较常见的考法有以下两类:

  (一)模态命题推理

  【例】有人认为“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必然会有相应的最大的贸易逆差;但我们知道,世界上预算赤字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而美国的贸易总的来说是顺差而不是逆差,因为尽管其货物贸易亏本,但其技术和服务贸易却赚的非常多。由此可以推出

  A.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B.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

  C.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D.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这道题代表了一种类型化的考法,整个题的意思就是先说“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后面相当于举了个反例,即,我们只要哪个选项的意思和“并非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等同即可。做这种题的方法就是,先找到否定词(并非、不等等),然后找到量词(所有、有的等)和模态词(必然、可能);最后把否定词越过的句子中的“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必然”变“可能”,“可能”变“必然”,“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即“并非必然会”等值于“可能不会”,选择C项。

  (二)真假判断中的模态命题

  【例】在宏达杯足球联赛前,四个球迷有如下预测:

  甲:红队必然不能夺冠

  乙:红队可能夺冠

  丙:如果蓝队夺冠,那么黄队是第三名

  丁:冠军是蓝队

  如果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个是断定为假,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冠军是红队

  B. 甲的断定为假

  C. 乙的断定为真

  D. 黄队是第三名

  这是一道典型的真假判断题,但是其中涉及了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对当关系,那么,如何快速地在模态命题之间找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呢。只需要记住下图即可:

  

 

  这个图中的对角线上的是矛盾关系,上面一组是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下面一组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两侧是包容关系,“必然”可以推出“可能”。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必然不”也表达为“一定不”、“不可能”,而“可能不”也可以表述为“不一定”等。

  据此,我们可知题中“甲”和“乙”是一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则“丙”和“丁”都是真话,丙丁联立可知,黄队是第三名,选择D项。

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

进面名单】 【进面分数】 【资讯汇总

面试礼包】 【面试课程】 【在线咨询

    (编辑:邱老师)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4国家公务员公告预约

    选课
    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