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3 14:37 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以下国考试题资料信息: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经典论据(14),更多关于2022国考,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2022申论,国家公务员试题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
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
(1)论据分析
“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语出《荀子•正名》。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意思是说有同时听取各方意见的明智,而没有趾高气扬、骄傲自大的容貌;有兼容并包的宽宏大量,而没有自夸美德的神色。荀子的这句话在今天依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要善于全面听取各种意见,不要有自我认为比别人有能力的骄傲表现,要有兼容并包的宽宏大量,不要有自吹自擂的得意之色。这句话在申论考试中和实际生活中内涵丰富,可作为论据广泛使用。同时通过此论据所论证的观点也比较多元。
(2)经典论证文段(背诵)
谦虚和包容应该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素质。一个人安身立命于世,必定要和他人交往、联系与协作,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相互联系与协作就要求各个主体之间应该相互谦让,懂得包容。如若不然,矛盾则会日益加剧、激化,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反过来说能够做到谦让或者包容一方面能够收获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则能够吸收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共同进步。如荀子所说:“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有同时听取各方意见的明智,而没有趾高气扬、骄傲自大的容貌;应该有兼容并包的宽宏大量,而没有自夸美德的神色。荀子的这句话对于几千年来的文人士子都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很多大成者都将其作为人生的座右铭。在今天依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样告诫我们要善于全面听取各种意见,要有兼容并包的宽宏大量,不要有自吹自擂的得意之色。
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