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5 13:20 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以下国考试题资料信息:2022年国考申论经典论据-“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更多关于2022国考,申论经典论据,国家公务员试题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1)论据分析
这句话引自习近平《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典出明朝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原文是“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意思是:治理国家关键在于使百姓安乐,而使百姓安乐的方法在于了解他们的疾苦。这句话点明了“治政、安民、察其疾苦”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了解百姓的疾苦,知晓百姓的需求,应民所需,才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进而才能使国家安定。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也可以用来论证了解百姓疾苦、知晓百姓需求的重要性。
(2)经典论证文段(背诵)
例 1:
现在我们非常强调社会稳定。最重要的保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群众。“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古人议政的这句话,今天依然值得借鉴。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明顾炎武有诗云“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意谓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中,卧薪尝胆,博得了人民的信任,百姓肯为之捐躯。封建君主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悖,然而当他来到人民中间,肯于多少代表一点人民的意愿,肯于多少与人民同一点甘苦,人民便可为其“致死”。我们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只要我们密切联系人民,真正与民同苦、与民同忧,我们必定会重铸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定会赢得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
例 2:
要想让群众安居乐业,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群众切身的困难。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等。“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要我们把群众的疾苦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就能凝聚万千大众,汇聚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
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