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公务员考试

单身青年过两亿,你还为“脱单”烦恼吗?

2021-02-03 18:37 湖北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襄阳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未知

【今天我们分享的时评比较有意思,是有关于单身与脱单的问题。相信这个问题也正在困扰很多人,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如何理性地分析这一问题吧~这篇文章的标题属于设问式标题,标题前半部分点明背
景,后半部分突出主题。同时,反问的语气也表明了文章的观点,即虽然单身青年过两亿了,但我们也不
必苦恼。整篇文章的结构是递进式的,大家可以学习一下这样的论证方式。】
前几天,一篇名叫《中国单身青年已达 200000000,你做贡献了吗?》的网帖让很多人
大吃一惊。毕竟,2 亿已超过了俄罗斯和英国人口的总和。有人忙着支招,制定“搭讪攻略”、
“爱情宝典”;有人则惊呼:中国人越来越不想结婚了?单身时代已经来临?【开头第一段引出
主题。以政策、文件报告等说明社会现状,然后由现状来引出文章的主题。这一“套路”在我们的写作中
也可以用起来。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报道,调研报告,领导人讲话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
用的东西。像我们一模“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的开头可以这么来写:从《猩球崛起》到《星际
穿越》,从扫地机器人到 AlphaGo,人工智能不仅出现在电影里,还存在于我们真实的生活中。今年的政府
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人工智能类专业甚至被称为“最有前景的”专业
之一,可见,人工智能在今天已经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大家也可以试着写一写哦~】
这些断言或许有点危言耸听。至少从消息源看,这早已不是新闻。早在 2015 年,中国单
身人口已达 2 亿。第四次单身热潮之类的说法更是热传多年。况且,2 亿单身人口,不等于 2
亿不婚人口。结婚,该来的早晚会来,不必过于紧张。【第二段进行转折递进,点明观点,不必为
单身而焦虑。】
有的说法则模棱两可。比如,有人说“单身大潮与消费升级叠加会碰撞出新经济”,从火
锅店为独自用餐的消费者摆一只玩具熊陪伴,到单身人士为外卖公司带来大量订单,从交友网
站吸金无数,到一个人的旅行风靡全球,似乎显示出“单身经济”的巨大潜力。但也有专家认
为,单身人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缺乏为家庭创造财富的持久动力。【第三段分析了在单身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的两种不同声音,与第二段一起,对单身时代和单身经济这两个与单身相关的关键词,
分别作了解释。这一段的几个例子大家可以记下来,另外,在举例时,作者所用的语言表述方法是“从……
到……再到……”,很好地将几个例子衔接起来,这也是大家需要学习的。有的考生在举例时,例子本身
不错,但是败在了语句前后的衔接上,就有些可惜了。】
其实,无论是单身时代,还是单身经济,都还有讨论余地,但不容忽视的是,85 后、90
后作为 2 亿单身青年的主力,平均结婚年龄比父母那一代晚了不少。据统计,2010 年男性平
均初婚年龄为 25.86 岁,女性为 23.89 岁,比 1990 年分别提高了 2.25 岁和 1.87 岁。纵观他
们的生活轨迹,无论是忙于事业,还是不愿将就;无论是因为居高不下的房价,还是面对变动
不居的职业……都可能放慢他们结婚的脚步。甚至很多人认为:如果结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那么干嘛非要凑合呢。【第四段说明,关于单身时代和单身经济的说法都有待商榷,并对单身、晚婚的
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这一段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用来论证诸如“慢下来”这样的主题,与其将就,不如等
待。】
如果说以前的“单身狗”容易受到“万点伤害”,而现在,很多人在单身路上“自信前行”。
一方面,单一的成长路线不复存在,生活选择更加多元,单身也可以过得多彩,晚婚照样能收
获甜蜜。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对个人意愿的笃信,对家庭分工的再认识,使“不着急”成为
很多人的婚姻共识。反过来说,社会的包容性不断提高,豆蔻年华一见钟情、相守终老固然美
好,爱情长跑坎坎坷坷、终成正果也值得称赞,而“一人饮酒醉”当然也不再会令人尴尬。【第
五段顺承第四段对单身合理性的分析,对单身的好处进行了分析。在论证上,纵向来看,前面是对单身必
要性的分析,这一段是对单身重要性的分析;从横向来看,也就是在这一段的论证上来看,整个论证对个
人与社会两个维度上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内容很充实。但如果在论证时,配套使用“一方面……另一方
面”,可能会更加清晰。因为像“反过来说”这种逻辑词,一般会用在正反论证上面。】
事实上,婚姻的选择不单是“结二家之好”,也彰显着时代的脉搏。在上世纪 50 年代,
随着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宣告作废,人们开始寻
找自己的爱情。70 年代,集体婚礼、“36 条腿”、三大件透视着物质匮乏年代的浪漫。而进
入 21 世纪,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婚姻的意义,单身、晚婚成为一种主动的选择。所以,一代
人有一代人的婚姻观,代际之间对于适婚年龄存在不同认知,这也难怪很多年轻人理解不了父
母恋爱嫌早、结婚嫌晚的“神逻辑”。【第六段对在婚姻问题上的不同逻辑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采用的是时间维度的分析方法,这一种论证方法,能够更加客观清晰地分析出为什么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婚
姻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看法。也希望通过这一段的分析,能够解开单身的你的疑惑~】
其实,父母和社会无需过于着急,更没必要“逼婚”。罗曼·罗兰说“我们对爱情不必勉
强,对婚姻则要负责”,只有认识到家庭的责任,才能更好地漫步婚姻殿堂。同时,独身并不
一定幼稚,学会独处也是一种成长。不被流俗的见解左右而仓惶结婚,恰恰说明未来掌握在自
己手中。另一方面,社会流动扩展了交往的可能性,万里之外也能找到真爱,要相信“在辽阔
的生命里,总会有一朵或几朵祥云为你缭绕”。【第七段进一步解释,对于单身问题,我们不用紧
张的原因。在论证上,从家庭责任、个人成长、社会流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整个论证思路大家可以学
习,遇到关于个人发展问题,都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想想~另外,这段话的分析也很中肯,值得我们思考。】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一个人生病卧床连开水都烧不了的痛苦,整天刷手机、“养娃不如
养蛙”的寂寞,并非孤例。大龄剩男、剩女成为独特群体,与亲人分开居住的空巢青年日益增
多,确实可能带来不少社会问题。但对于个体而言,因为单身、空巢、北漂而怨天尤人,于事
无补。因为岁数增长而开始将就,刷新择偶标准的下限,于己无益。其实,“时间是最重要的
货币”【这句表述比用烂了的“时间就是海绵”“浪费时间就等于自杀”等等都要新颖,可以积累~】
趁年轻,变肥胖就多锻炼,本领弱就多实践,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魅力。到
那时蓦然回首,那人或许正在灯火阑珊处。【第八段提出,虽然不用操之过急,但也不要自怨自艾,
而应主动出击。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婚姻问题,也适合个人成长成才和交往上,大家可以积累,在面试
中也会有用得到的时候哦~另外,单身带来的社会问题大家也可以积累一些,都是与时事热点比较契合的。】
这正是:单身青年逾两亿,把握节奏切莫急。【结尾非常简单,但是言简意赅中能够很好回扣
主题,讲明观点。】

    (编辑:保康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