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6 17:56 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国家公务员考试提供以下国考试题资料信息:2022年国考申论经典论据-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更多关于2022国考,申论经典论据,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国家公务员试题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027-87870401。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点击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论据分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本义是说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这句话正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其意思是指事物在时间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的。不过,更朴实的中国老百姓从这句话中,摘出了两个字,表达了更为实用主义的意思。那便是“变”和“通”二字,合起来,即为“变通”。变通一词,目前仍然极具通用性。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作为论据可以证明科技创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在说到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时,总书记使用了典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经典论证文段(背诵)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如《周易·系辞下》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万事万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瓶颈,原先曾经有利的条件也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时要主动调整、主动变化,在调整和变化中寻求到新的发展路径,通过不断的动态调整,以保证工作、事业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司马迁著《史记》旨在“通古今之变”;王安石变法也推崇“变通”精神,出台措施不是基于“祖宗成法”,而是根据现实提出革新策略;清末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变法维新,也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依据,提出了“变者,古今之公理也”,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在近代中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启蒙作用。要求我国的科研体制机制的管理能够跟上全球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这就要敢于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解放思想,打破部门壁垒,消除机制弊端。通过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来保证科技的创新,从而为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的组织管理保障。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才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