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公务员考试

美好生活需要奋斗的浇灌

2021-02-03 18:39 湖北公务员考试 https://hb.huatu.com/襄阳事业单位考试群 文章来源:未知

【“XX 需要 XX”也是我们常见的一个标题形式,依然是咱们说的“方式+目的”的形式,这不过这里
变成了“目的+方式”。;类似的表述还有“实现 XX 必须 XX”(如“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XX 须 XX”(如 “美好生活须奋斗”),大家都可以学习使用。】
清晨的地铁上,年轻人摩肩接踵奔向一天的忙碌;城市的街巷里,快递小哥把堆积如山的
快递分发到家家户户;咖啡馆里,创客们正在构思新的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无数人的奋斗,
汇聚成中国社会的奔涌活力,留下了新时代的温暖印记。【第一段引出主题。通过三个场景的三个
例子,引出“奋斗”这一主题,起到了以小见大开篇的效果。很多文章我们都可以这么来开篇,开头罗列
2~3 个例子,然后概括他们所体现的主题,进而引出文章的观点。这一开篇方法简单易学,强烈推荐~】
奋斗,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词汇,一种带来改变、孕育希望的力量,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
气质,更有着一脉相传的历史根脉。中华民族以勤劳著称于世,奋斗精神更是镂之于心的文化
基因。【这一句解释有了几个排比,非常有气势,也能够用在其他主题上,比如:创新,勤劳,坚持等等。
大家既要尽量背下来,也要学会举一反三地迁移使用。】“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
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既有对中
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精炼概括,更在全社会树立起奋斗的旗帜。【第二段对“奋斗”的内涵。
一般来说,如果文章给定主题或者标题里有一些比较抽象,或者比较有意思的词汇,而材料里又恰好有相
关的解释的时候,我们最好能在开头的地方对这个一词语做简单解释分析,这样一来既可以让主题落地,
又能够表明我们对主题的理解到位,为下面的分析做铺垫。】
宏大建构如国家的复兴之梦,具体而微如百姓的幸福之梦,奋斗都应该是筑梦圆梦的底色。
【这里提到了国家的复兴梦和百姓的幸福梦,其实对于“中国梦”,我们可以国家、民族和百姓三个方面
去解读,在自己的文章里不要泛泛而论“中国梦”啦,我们可以把“中国梦”具体到国家的富强梦,民族
的复兴梦和百姓的幸福梦,这样一来,遇到不同层面的“梦想”,我们都可以联系到“中国梦”,并解释
清楚。】但是现在,“不相信奋斗”的想法也在一些人那里冒头,“靠奋斗不如靠背景”成为
一些人的生存哲学。对奋斗价值的解构,往往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奋斗无用论”,片
面认为阶层固化、社会板结,催生出一些以消沉失望、无所作为为特征的亚文化;另一种类型
则属于“奋斗不必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很多家庭有了上一辈的积累,一些人由此把享
受成果置于努力奋斗之上。这些认知,尽管并不会让奋斗贬值,却也在消解奋斗的含义,对社
会心态产生负面影响。【第三段论证奋斗的必要性。通过两种对奋斗的曲解分析,说明在现在强调奋斗
精神还是很必要的,如果不强调,就有可能对社会心态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论证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正
反论证”,有时候通过“如果我们不这么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的分析,能够增强论证力度。】
针对现实的焦虑和困惑,唯有解开思想的扣子,才能真正让奋斗的价值深入人心,成为最
大公约数、获得强大生命力。【这句话我们也可以仿写,自己可以用来填空。比如“针对现实的焦虑和
困惑,唯有解开思想的扣子,才能真正让创新的价值深入人心,成为最大公约数、获得强大生命力。”】
平心而论,中国经济每年的增量相当于一个英国的规模,做大的蛋糕能够为大多数人提供改变
命运的机会。关于这一点,享受脱贫攻坚红利的农民、赶上互联网浪潮的创业者等群体,都有
切身的体会。中国并不缺少机会,但每一个机会都不是白来的,而是需要用实实在在的奋斗去
把握。“奋斗无用”只是为放弃努力寻找的借口。而躺在前人种的大树下坐吃山空,则不仅难
以为继,更会带来精神世界的空虚。【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不要躺在往日的功德簿上睡大觉”。】
当幸福达到一定层次,物质条件的改善愿望往往不如精神层面的提升更紧迫。奋斗不仅仅是实
现目标的手段,奋斗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实现更好自己的人生选择。在今天的中国,这
不是一种奢谈。【第四段进一步解释奋斗的重要意义,同时反驳上面第三段的反面观点。三四段形成了
较为紧密的递进逻辑关系,从个人、群体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为什么我们要奋斗。】
奋斗同样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有些发达国家为什么频繁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和福利主义陷
阱?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为什么会缺少增长动力与社会活力?严肃的学术讨论有很多,但归结起
来,都可以从《大学》中的“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句
话找到启示。如果生之者寡,食之者众,都想着坐享其成,都想着保住自己的奶酪,奋斗的人
越来越少,劳动的意愿越来越低,怎么可能支撑国家的持续发展?又如何能激发社会的生机活
力?今天,不少发展先天条件无比优厚的国家,都在为如何让人们重新“动起来”而烦恼。【比
如福利比较好的一些欧洲的国家,国民安于现状,不愿再奋斗,导致国家发展后劲乏力。】就此而言,伟
大奋斗精神不仅在为中国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更是为世界文明进程提供一种深刻的中国启示。
【第五段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奋斗的重要性,提升了文章的整体格局。这一段通过几个反问和对古语
的引用解释,说明不奋斗无进步,不奋斗无发展,如果想要获得国家发展的持续动力,必须要注入奋斗的
力量。】
当然,奋斗不仅需要激发奋斗者的激情,更需要为奋斗者提供舞台。这恰恰是新时代的题
中之义。从进一步简政放权,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再到完善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一系列改
革举措就是要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让一个人凭借奋斗而不是关系获得成功,让每个
人都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
设者,如果你准备用奋斗改变命运,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第六段分析如何激发奋斗精神。
这是一个对策段,里面的对策例子涉及到了“放管服”简政放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选拔任用更公
平等社会热点问题,大家可以记一记。】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
美好的梦想,越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对奋斗的信念,就是对汗水与双手的信念,对时代与未来
的信念:“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结尾语言很优美,
大家发现没有,整篇文章节奏很紧凑,一直紧紧围绕“奋斗”展开,不管是开头还是分论点,这些关键位
置都能够时不时地“盯住”奋斗,结尾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写文章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出戏”了,有
些分论点或者在论证上的一些内容没法做到扣题紧密。大家可以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看看如何来让文
章更加主题突出、逻辑紧凑。】

    (编辑:保康华图)